陳致穎藥師

  在保養的世界裡,產品的種類琳瑯滿目,從化妝水、精華液到乳霜,每一個步驟似乎都至關重要。但許多人會問:「保養品的順序真的有這麼重要嗎?」答案是肯定的!正確的塗抹順序不僅能確保活性成分發揮最佳效果,還能幫助肌膚更有效地吸收營養,避免因錯誤使用而影響功效。

1. 為什麼保養品順序很重要?

  肌膚的吸收能力與保養品的物理性質息息相關。一般來說,保養品的分子大小、滲透力與基質(水性或油性)會影響其滲透深度。因此,保養步驟應遵循由水到油、由稀到稠的原則,確保每個成分都能被充分利用,避免相互干擾或降低功效。
錯誤塗抹順序的可能問題
  吸收受阻:例如,先塗抹厚重的乳霜再使用精華液,會導致精華液無法滲透,影響效果。
  影響成分穩定性:某些活性成分(如維生素C)如果與不適當的成分混用,可能會降低其活性。
  降低保養效果:若順序錯誤,可能會讓功效大打折扣,甚至造成肌膚負擔。
 

2. 正確的保養步驟解析

(1) 卸妝與潔面(清潔步驟)
  在進行任何保養之前,清潔是第一步,這能去除肌膚上的污垢、油脂與殘妝,讓後續產品更容易吸收。
👉 適用產品:卸妝油/卸妝乳/卸妝水、洗面乳
(2) 化妝水(Toner)
  化妝水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肌膚補水、平衡pH值,並為後續保養品打開吸收通道。
👉 適用產品:保濕化妝水、舒緩型化妝水、去角質化妝水(依照需求選擇)
(3) 精華液(Serum)
  精華液通常含有高濃度的活性成分,例如抗老、亮白或保濕成分,因此應在清潔後的早期使用,以確保最大程度的吸收。
👉 適用產品:維生素C精華、玻尿酸精華、胜肽抗老精華
(4) 眼霜(Eye Cream)
  眼部肌膚較薄,容易出現細紋與暗沉,專門的眼霜能提供額外保護,避免乾燥或老化。
👉 適用產品:抗皺眼霜、保濕眼霜、提亮眼霜
(5) 乳液或凝膠(Lotion/Gel)
  乳液質地較輕盈,能為肌膚補充水分,並形成一層保護膜,幫助鎖水。
👉 適用產品:控油乳液、玻尿酸保濕乳液、抗敏感凝膠
(6) 乳霜(Cream)
  比乳液更為厚重的乳霜,能提供更強的鎖水與修復作用,特別適合乾性或熟齡肌使用。
👉 適用產品:滋潤乳霜、修護乳霜、晚安凍膜
(7) 防曬(白天步驟)
  白天的最後一步是防曬,這能有效阻擋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,預防光老化與色素沉澱。
👉 適用產品:物理防曬、化學防曬、混合型防曬
 

3. 進階技巧:如何讓保養效果最大化?

(1) 掌握「等待時間」
  有些保養品需要適當的等待時間,以確保最大程度的吸收。例如:精華液後建議等待30秒至1分鐘,讓成分完全滲透。物理防曬需在出門15-20分鐘前塗抹,以確保形成保護層。
(2) 分區護理
  不同部位的肌膚需求不同,例如T字部位容易出油、兩頰較乾燥,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質地的產品進行局部護理。
(3) 使用正確的按摩手法
  由下往上按摩:避免地心引力造成皮膚鬆弛。
  輕拍代替摩擦:減少拉扯,保護肌膚屏障。
  眼周使用無名指輕點:降低眼部皮膚的負擔。
 

4. 常見問題解答(FAQ)

Q1:可以把保養品混在一起使用嗎?
  有些保養品可以混合使用,例如玻尿酸與維生素B5,但某些組合(如A醇與果酸)可能會引起刺激或降低功效,建議先了解成分特性。
Q2:如果只有3分鐘時間,應該選擇哪些步驟?
  若時間有限,建議至少保留潔面→精華→保濕→防曬(白天)這四個步驟,以確保基本保養需求。
Q3:早晚保養可以用同一組產品嗎?
  部分產品適合早晚使用,但抗老類(如A醇)、美白類(如高濃度維C)建議晚上使用,以避免白天紫外線影響。
 

5. 結論:遵循正確步驟,讓保養效果加倍

  保養品的順序確實影響肌膚的吸收與最終效果。透過由水到油、由稀到稠的原則,搭配適當的等待時間與按摩手法,不僅能讓活性成分發揮最大功效,還能避免無效塗抹或潛在刺激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科學地管理保養程序,讓肌膚保持健康、透亮!